close

  2013年10月19日凌晨零點,深秋的貴陽龍洞堡機場,有一絲微微的涼意。
  這一天是周六,25歲男孩王涵從北京趕到貴州,他的目的地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雷山縣望豐鄉的榮防村。他要去那個村莊,尋找看望12歲留守女孩李玉美。
  他是一名航空公司的普通職員。在電視上看到李玉美的故事,看著電視講述時,這名25歲的大男孩兒,嚎啕大哭。
  □緣起
  電視里留守女童感動北京小伙
  “她手上有很多割草留下的小傷疤,她說割傷時不敢哭,自己找些草藥把傷口包上;她說她最害怕幹活時遇到蛇……我忍不住哭出聲來。”
  凌晨零點抵達貴陽機場,坐上了前往貴陽火車站的大巴,他將在火車站附近住下。
  “我早就要來,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間,這個周末終於成行。”在大巴車上,王涵向記者講述他為什麼要去榮防村。
  7月23日,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播放了名為《暑期里的留守兒童》的節目。其中有一個12歲女孩,名叫李玉美,在她3歲的時候,母親離家出走,父親外出打工很少回來。從此,玉美便與奶奶相依為命,除了上學,她需要下地種菜除草,需要割豬草養豬。
  王涵說,“我邊看邊哭,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,她手上有很多割草留下的小傷疤,她說割傷時不敢哭,自己找些草藥把傷口包上;她說她最害怕幹活時遇到蛇……我忍不住哭出聲來。”
  看完電視,王涵馬上給遠在東北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,“媽,我必須得走一趟,我要去貴州看望一個留守的小女孩兒。”電話那端,媽媽有些驚詫,“那麼遠,你怎麼去?跟誰去?”
  起初,王涵的媽媽沒有同意。用王涵的話說,他從小家庭條件還可以,雖然不是蜜罐里長大,但也沒有吃過太多苦。貴州山區,路途遙遠,而且怎麼能最快地找到玉美家,王涵心裡也沒底,而且他還要上班,只能利用周末時間完成這件事。
  “看到她沒有父母關心,12歲孩子需要承擔那麼多,我真的特別受不了。”這一次王涵非常堅定,他說服了媽媽,並答應媽媽,帶上在上海的同學吳鑫一起去貴州。
  □尋找
  跋涉四千里進山尋找堅強女孩
  “我知道村子的名字,也在網上查了大概的路線,雖然不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麼,但我相信我能找到玉美,今後能為她提供一些幫助。”
  19日凌晨兩點睡下,6點王涵和吳鑫早早地起床,到火車站買票,準備先到凱里市。
  “你從沒去過那個地方,不擔心找不到路,或者路上不安全嗎?”面對記者的疑問,王涵說,“我知道村子的名字,也在網上查了大概的路線,雖然不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麼,但我相信我能找到玉美,今後能為她提供一些幫助。”
  6點多的貴陽,天矇矇亮,兩個小伙子買完8點的票後,在車站吃起了貴州小吃糯米飯,兩人邊吃邊推測幾點能到達榮防村。
  10點半抵達凱里時,一行人人生地不熟,一時不知道要去哪兒找車站。最終等來了一輛的士,經過一小時的路途,終於到達了雷山縣,這時已經11點半了。
  他們沒有停下吃飯,因為不知道還有多長的路程。兩人又攔下了去往望豐鄉的麵包車。從望豐鄉到榮防村,沒有汽車可以開進去,摩托車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。為了趕時間,簡單的討價還價之後,摩托車啟程了。一路顛簸,一路驚險,因為坐在摩托車后座的吳鑫不時地會顛起來,同時傳來“啊”的一聲。
  “最後幾公里了!”王涵表現得非常興奮,在摩托車快速行駛時,他會張開雙臂,迎著風吶喊兩聲。約麽半小時,當摩托車行駛到坑坑窪窪的陡峭路段時,天空下起了雨,路面濕滑,車開不動了,還好這時已經進了村。
  玉美家的房子,王涵從電視上知道大概什麼樣,可是在村子里,他也無法一家一家地尋找。在一名小男孩的帶領下,王涵和吳鑫終於步行找到了玉美家。
  □幫扶
  承諾每年來探望給予精神力量
  “我不是只來一次,在她上大學之前,我會每年來一趟,不光是給她物質幫助,還有心理上的關懷,我要告訴她外面的世界,鼓勵她走出大山。”
  玉美的家,是用木板架起來的小屋。
  知道有客人來,玉美73歲的奶奶走到門口迎接,不過她只會說苗族語言,也聽不懂王涵和吳鑫說的普通話。將兩個小伙子迎到客廳後,奶奶又去做鞋底了。
  王涵在電視上看到的玉美有時會坐在窗前讀英語。於是,王涵給她買了一個電子詞典,讓她遇到不會的單詞就查一查。
  “你現在上學需要錢嗎?”“在學校吃飯需要花錢嗎?”“想買什麼東西?”面對王涵的這些問題,玉美非常堅定地回答,“上學和吃飯都不用交錢,現在不需要!”
  玉美的家裡,密集地貼著33張各種獎狀,最令她引以為豪的是六一兒童節一次全校匯演中,她帶領全班拿到的一個獎項。
  她告訴記者,他們表演的節目是合唱《媽媽我愛你》。她是臺上的指揮,大家都唱哭了。這首歌令玉美感同身受,旋律和歌詞都唱出了她的心聲。
  見到玉美後,王涵一路上的擔心反而消除了,因為玉美是那麼堅強樂觀的一個女孩。無論說話做事,玉美都非常乾脆。只有在說到爸爸媽媽時,她的眼裡才會閃出淚花。
  “3歲的時候,媽媽把我牽到村口,就說她要走了,讓我聽奶奶的話,當時我還小,但就知道她不會回來了,甩開她的手,哭了。”玉美說,媽媽走後,就再也沒有和家裡聯繫過。後來,玉美的爸爸也走了,只回來過幾次,但從來沒有管過她。
  為了不讓玉美傷心,王涵沒有問太多,他告訴玉美,以後每年他都會來看她。
  王涵說,“我不是只來一次,在她上大學之前,我會每年來一趟,不光是給她物質幫助,還有心理上的關懷,我要告訴她外面的世界,鼓勵她走出大山。”
  小孩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,物質上的不平等會產生心理上更大的不平等,這是他們改變不了的,但我們可以盡我們的力量,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和心靈上的關懷,給他們身上插上翅膀,讓他們心裡照進陽光。
  文/京華時報記者孫雪梅圖/京華時報社記者朱嘉磊  (原標題:北京小伙千里進山誓幫割草女孩圓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q26fqkcq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